联系我们 CONTACT US
  • 180-5188-6699
  • 联系人:余老师
  • 电话:180-5188-6699
  • 网址:www.aijiakf.com
  • 地址: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博士路1566号A栋

如何对孩子有效的说“不”?

发布日期:2023-03-12 浏览次数:100

有些时候对孩子说“不”他不听,父母不妨换个方式,用行动告诉孩子该怎么做。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,通过行动让孩子明白怎么去做,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要吃饭了,不要吃零食了。不要玩饮水机,会烫着。不要玩水,衣服会打湿的。“不行”“不可以”“不要”......

生活中,面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或者不正确的行为,家长需要对孩子说“不可以”。但家长们会发现,当你说“不”,孩子并不一定会买账,听不进去,甚至哭闹不休,开始各种耍赖。

那么,为什么你说的“不可以”,不管用?昆山爱佳康复提醒家长又要如何做呢?


01、用“可以”代替“不可以”

孩子是需要教育的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而且教育孩子一定要趁早,6岁前便是一个最佳时期,很多良好习惯都是在这个时期养成。

但教育孩子,并非一定要靠吼叫、斥责,我们可以这样做。对任何人来说,“不”都是一个讨厌的字眼,孩子自然也不愿意听,所以不妨换一种方式来表达同样的意思。

比如要吃饭了,这时孩子吵着要吃糖,父母对孩子说“不行,马上要吃饭了,不能吃糖”,可孩子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吃糖,又哭又闹。而这种强硬的方式不仅教育不了孩子,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倔强、逆反心理。

如果父母换种方式说:“可以,吃完饭后我给你糖吃。要不现在先吃块苹果。”有条件的答应孩子的要求比直接拒绝让孩子更好接受。


02、说“不”的频率别太高

人往往有一个逆反心理,你越是不让这样,我偏要这样。

你跟孩子说不要玩水,他偏要玩;让他不要到处乱跑,他偏跑….尤其是当孩子过了2岁,自我意识敏感期来临,独立意识开始增强,自发地产生了“我是大人”的感觉。这个时候他会反感父母干涉他做事,嫌家长管的太严、太宽、太啰嗦。如果父母经常说“不可以“不准”,非但不能制止孩子的行为,反而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。

蒙台梭利博士曾经说过,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,孩子不可能一开始就能事事做得完美。家长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,频繁的说“不”,禁止、否定孩子行为,很容易打击孩子探索的积极性,孩子也会变得遇事畏手畏脚。

教育孩子,一定要注意松弛有度,所以,在那些不违反原则,无伤大雅的事上,家长不妨适度的放松一点,不要给孩子太多束缚,这样孩子才能更健康地成长。


03、父母要控制情绪

教育的死敌,就是父母的脾气。如果对孩子说不,总是情绪先行,大发脾气、暴跳如雷,有时的确可以快速“制服”孩子,让他听话,但因为孩子对于情绪更加敏感,教育的效果却容易打折扣。

面对暴怒的家长,孩子会将注意力转移到父母的情绪上,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行为错在哪里,所以,你会发现孩子常常会犯同样的错误。明智的家长在对孩子说“不”的时候,一定要情绪平和、淡定,不能带有情绪地去管教孩子,更不能对孩子冷嘲热讽。

重点应在对孩子表达清楚,不能这样做的原因,让孩子明白。图片


04、用规则代替唠叨

爱孩子可以无条件,但是要讲原则。有规则的爱,才是智慧的爱。与其在孩子每次犯错时反反复复的唠叨,说“不可以”,不如及早就定好规则,用规则约束孩子的行为。

蒙台梭利博士说,3-6岁的孩子通常被称作“潮湿的水泥期”,这个时候孩子的可塑性最强,是立规矩的最佳时间。6岁前若不给孩子立规矩,再好的教育都是无用的。

生活中,父母可以为孩子建立简单的规则,比如:

-什么时候写作业

-什么时候玩耍

-每天收拾书包

-每周收拾一次自己的房间

-吃饭时不能看电视等等

-和孩子协商一致,具体明确清楚规则,并和孩子一起执行。在日复一日的遵守下,逐渐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。


05、以身作则更有效

好的家庭教育,是父母的言传身教,给孩子树立榜样。

很多人都说,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,这不仅仅来自于长相,更多地是对父母一举一动的模仿,一言一行的重复。比如有的孩子学说话时,会模仿父母的发音、语气、用词,哪天你不小心说了一句脏话,过几天你会发现,这句话居然从孩子嘴里说出来了。

这就是孩子吸收性心智的力量,吸收性心智迎接一切,对一切满怀希望,贫富一视同仁,当地人的宗教、偏见、习俗,照单全收并加以内化。说到底,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,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。

联系我们/contact us

自闭症儿童咨询

自闭症儿童咨询

康复课程咨询

康复课程咨询

联系我们/contact us

180-5188-6699

153-7659-8699

邮箱:ajjiakfyl@163.com

地址: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博士路1566号A栋